close

轉自時光流旅 http://scottelse.pixnet.net/blog/post/24780087



2009的最後一天,我跟同事送老師到台中高鐵站,原以為會大塞車的景況並沒有發生(卻在夜間新聞看到台中的某個客運大牌長龍的新聞畫面),我想是該回家的人都已經啟程,當下滿滿人潮的地點應該是台中體院。我順便拿了隔天前往台北的來回車票後,回去公司又吃了好幾碗燒酒雞,酒精揮發的作用下,我又開始nature high,好容易開心,和同事在便利商店買飲料嚇到店員。

當天回家,老媽隨即又舀了一碗四物雞要我補補身子,心想,2009的最後一天,補很大。2007~2008和同事在KTV度過,2008~2009獨自在家裡看紅白歌合戰,2009~2010是在跟家人聊天兼發呆當中渡過。2010的頭三天,從吃開始,1/1醬太郎燒烤、小公園法式料理、溫州街德國蛋糕,1/2板橋阿官火鍋,1/3忠孝路麻辣狀元。

許許多多的關係必須被重新建立。

醬太郎聚餐,有人宣佈不久之後要訂婚,用餐結束沒有參與錢櫃KTV歡唱,而是去看婚紗;因為去年是孤孿年的關係,許多情侶能避則避,以致於高檔飯店的結婚訂席已經預定到五月份前都是額滿狀態。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,而是兩個家庭(甚至家族)的事,一種既簡單(兩個相愛的人決定廝守終身)又複雜(接下來得面對公公婆婆以及未來小孩出世)關係的建立。

另外一對情侶檔,則是在2009年底選擇讓對方自由,重新開始一個人的生活,兩個人(甚至我們這些朋友)的關係也得重新建立。相愛大不易,更何況是相處多年的情侶最後選擇沒有對方參與分享的日子,自己的小宇宙中心不再是對方,不再是公轉而是自轉,許多的關係都會重新定義。

好朋友入伍服役(雖然是替代役卻還是要被關在成功嶺直到分發下部隊),入伍前他除了搬回台中居住以外,亦結束了與情人這些日子來某種層面上的精神折磨。畢業、入伍、出社會,幾乎是每個男人都會面臨的人生轉戾點/地標,重新定義男人的生活。中斷某些關係,締結某些關係。像是我因留在台中水湳服役,與回到台中工作的高中同學重新聚首,現在又回到過去無話不談的關係,也在2009年一起去澎湖,並且計畫2010農曆新春期間,花東一遊。

我也重新思考我與家人的關係,我與自己的關係,這關係不僅僅是生理上我與我的身體狀況,甚至是精神上我與我的心靈狀態,也在轉向當中。

我讀張小虹《身體褶學》裡「折疊」一文,她寫:什麼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,直線,曲線,拋物線,還是折疊的身體,身體記憶,記憶的銀河系。短短感情路,卻是千萬年,折疊改變了空間的組構,改變了身體的迴路,虛擬了時間的雲霧。折疊是收縮與膨脹,折疊是曲徑與蔓延,折疊是星艦迷航登陸外星球。在「時空壓縮」的全球化時代,最曖昧不明的莫過於距離,台北與紐約,紐約與巴黎,巴黎與東京,彈指之間,網路相連。但我的下巴與我的腳拇指,我的右手肘與我的左肩胛骨,我的膝蓋與我的額頭,久久不曾相遇。它們近在咫尺,它們相距光年。

1/1當天早上9:36分的北上高鐵,我竟睡到8:56分,急忙忙的拿了行李離開家門,時速90近100的到達火車站趕搭區間車前往台中高鐵,趕在9:35衝進車廂,找到自己的位置後坐下,因為奔跑心跳加快,呼吸急促不能自己的大口換氣,就這麼足足喘了15分鐘有餘。彷彿這身體不是我自己的,它有著自己的運行的方式,它在1/1的這天向我揭示了多久沒有運動以及不斷增加的體重,是對自己身體多麼忽略以及放肆。

我與身體的關係如此,我與愈親近的人的關係也是如此的縮影。

唐立淇寫到2010年射手座的整體運勢,提及家人就是貴人,感情升溫:今年最幸運的木星從「學習宮位」來到「家庭宮位」,這是一個非常內省、私人、建構基礎的時期,有機會購置房產讓自己安身立命,或更安靜、更省私自我內在,進而更有工作動力。這也是與家人重新修復感情、因特殊事件而感受到團結力量的一年。

我必須要重新省視因為回到台中震盪的一年,因為工作與家人產生距離的一年。回到台中的生活,漸漸的有了一個軌道,工作上也能夠掌握許多,那麼與家人的關係也應該要重新的調整,不在那麼事不關己,卻也不在那麼尖銳防備不讓人親近。

在網路上寫字也好一段時間,文章的數量以及質地與過去相比,的的確卻是有相當的落差。或許文字的書寫顯得更為平易近人,不過思考的深度以及書寫的方向還是過於私語。除了交換日記的體裁以及發聲練習的練習系列,我需要思索閱讀與生活之間的關係,調整我與文字之間的關係,不是一味的輸入或者輸出,而是在輸入與輸出的兩端光譜之間取得平衡,甚至事嘗試與挑戰過去不曾碰觸的議題。

他對我說,你是紮紮實實的生活著,愉快的、辛苦的、努力的、療癒的,生活著。可真是如此嗎?

我問起家人晚上有沒有要用小銀轎車,得到的答案是車子已經賣掉一個月餘,我是這個家最後才知道的人。當下除了驚嚇以外,亟欲想明白的是:究竟是我太忙於工作所以疏忽,還是因為我總是把自己關在自己的房間裡(實質上與精神上),所以才會發生這麼瞎的事?老妹問:你真的是這個家的人嗎?

可是要怎麼樣才算是這個家的人呢?真正的距離並不是我住在三樓自己的房間,他們睡二樓的臥室,而是這種不經意展現的巨大的落差。許多的關係必須要重新被建立。

連頭我與我自己的關係。

在會議的最後被刨了一頓,主管在講台上滔滔說著他有多麼憂心忡忡,競爭對手的動作將會埋下不危機的種子,對公司是莫大的隱憂;近幾個月的報表,減少的數字就知道再不有反擊的行銷策略與做法,我們將會失去全部。不知從何開始,我學會一種表情,一種好像有聽進去好似沒有聽進去的石雕似的冷冽神情。他們說著他們多麼語重心長,如何人事佈局,話中有話的弦外之音讓人解讀的空間無限寬廣。

這種對他人行動置之不理,應來自我自己對身外物不感興趣的個性,可我不是從以前就這般。往日總懊惱著我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如何,憂慮我在他人心中的評價,長官朋友們會如何討論我。過去不多提,卻將這些困擾內化,成了內傷。現下,我過自己的生活,其他是他人的人生---無可置喙,無法評判,無須干涉。

現場,我下意識木然的望著台上那開闔的嘴,一張一張的吐出令---做為下屬的我們備感壓力的---語言,像好幾頓重的石塊般往我這飛砸,就算用面無表情揚起了防禦力場,在混亂的場面下依然受了點傷。

原想在2010年的書寫裡頭把「我」去掉。

他們說,時光流旅裡漶漫著我的情感流動,激昂地、低沈地、緩慢地、奔放地、哆嗦地、戰慄地,通通都是我抽象姓的語言描述。(他們這些)閱讀者如何能夠找到切入的窗口,抑或自始至終都在外圍觀看,我一個人演出的獨角戲碼?在自己的blog裡習慣了某種說故事的方式,說不出那是什麼,但是我想起張小虹在「聲音的顏色」寫莒哈絲的《印度之歌》:就是一部讓敘事者與觀眾在昏昏欲睡中,癱瘓意識,滑落潛意識,不見不散,不言不語,陷落在白霧瀰漫的一片回聲室中,沒有出口。

時光流旅之於我,也是沒有出口的淡水,刮著潮溼冷冽的寒風,灌進肺部,涷徹心扉。

A說,怎麼你的部份文章像極了淡水?我說不是像,根本就是。挪移了我所居住的淡水、所待的咖啡館進了文字的世界,幻想著一男一男他們邂逅,相戀,分開,多年後,其中時間光陰改變他們的外貌,留在對方身上的情感不曾遞減。

一如我與Q到全球影城看二輪的「愛情逆轉勝」。女大男小的主題,挑戰著慣性世俗的刻板觀念。極有能力的女主角,離婚後在職場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,而男主角甘於在咖啡館打工,當保姆照顧兩名小孩,極其有愛心、耐心,爾後他環遊世界變得更加懂得慈悲。好些年後,男女主角再度相遇,再度靠近。我以為那是我筆下那個沒有說清楚的故事的影像化,我在戲院裡感動的無法自己。

幸福的彼端,哭得淅瀝嘩啦的妻子,問老公為什麼要留在她身邊,她很想成為一個完美的人,可是她發現她沒有辦法,事情並不總是如她所願。老公說:我現在很想親你,可是你哭得鼻涕好多。我會留在你身邊是因為我愛你,你不需要是個完美的人,只能夠能這樣陪在我身邊就可以了。

我也想要回到我自己與自己和好的關係。

我想真正回歸台中的意義在於我能夠進到現實,捕捉台中生活的樣貌,我生活的場景。不只是工作後靈魂感傷的處在堆滿物件的自己的房間,而是我常去的咖啡館,在那裡,有什麼故事正在進行當中?記得剛回到台中,在網路上尋找一個又一個看起來與我調性頻率相同的咖啡館,不再只是星巴克,而除了那個以外的其他的可,能,性。

彼時在淡水沒有找到的可能,開始辨認辨識台中的巷弄、街道、學校,從考場周圍、咖啡館周圍、餐廳的周圍開始,我在城市裡一如夸父追著太陽(我追的是理想中的咖啡館)。咖啡館本身的緩慢與流動,讓人置身其中有周遭都在瘋狂快轉的錯覺(唯獨自己還在吧台,已經換了好幾桌的客人)。

張小虹寫「感覺的邏輯」,提及他找資料時瞧見藍祖蔚vs侯孝賢的對談,「坐咖啡聽就像是坐火車一樣,晃阿晃的,那種平穩的節奏,人就恍神了。」我在這出神的一是裡找到在工作、生活之外的空覷,並且為之深深著迷。

他們問起在咖啡館獨自一人通常是如何?脫下羽絨外套,吸嗅著咖啡館裡的香氛,和俊男美女身上的香味不同,是咖啡、食物本身的氣味,一再牽動體內的食物戀/癖。一杯熱貝禮詩甜酒拿鐵有愛心的拉花,橘色的杯身,白金材質松鼠耳朵似的握把,只需食指就能提起,液體本身散發的誘惑是嗅覺界裡的海神女妖的歌聲,無形的引發吃食靠近的本能,啜飲一口便覺滿足。

咖啡館裡撥著爵士樂,星期五的午後,1F座無虛席,櫃台卻空無一人。我選擇了吧臺當作這一次咖啡廳神遊記的起點,拿出張小虹以及鐘文音,作為那個拿著懷錶嚷嚷著來不及的兔子,引我進到愛麗絲的仙境。長大後,愛麗絲夢遊仙境不再是令人著迷的故事,更多卡漫以此文本反轉出黑暗版,邪惡的夢遊仙境,並且為之互為援引。我進到一個愛打太極拳、愛寫學術論文、愛穿漂亮衣裳的學院女性的仙境。

我在咖啡廳感受到這些,我聽著IPOD,從墨綠色的筆袋拿出0.4的藍色原子筆,在格子的筆記本上寫下這些我所感受到的一切。我在自己的房間,將這些書寫的文字key in到Macbook文字編輯程式裡,進到屬於scott這個人的咖啡館神遊記,好像內裡的那些分裂的自己又漸漸的整合在一起,在2010年的1月,更靠近自己、更愛自己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n3583 的頭像
    ken3583

    I am going to my PLACE

    ken3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